白无尘说道:“对,住过几年。”
王七麟又问:“听说你住兰若寺,与金路光有关?”
白无尘笑道:“是的,金路光乃是学生的师兄,他告知过学生说那兰若寺是个清心读书的好地方,于是等他搬走后学生就搬去了。”
王七麟立马发现了问题:“为什么要等他搬走后你才搬进去?兰若寺中不能只有一间完好的屋子吧?你们不能比邻而居吗?”
兰若寺不是一座寺庙的名字,而是一个总称,兰若之名源阿兰若,是梵语之音译,原意是寂净无苦恼烦乱之处,后也指一般的佛寺,佛经《阿毗达磨俱舍论》云:一牛鸣地,可置兰若,取离喧故也。
再后来兰若寺的含义开始改变,到了大唐时代,兰若寺成了私人建立小寺庙的代称,柳宗元在《衡山中院大律师塔铭》中说:“官赐额者为寺,私造者为招提、兰若”。
继续后来,兰若寺的含义进一步改变,变成了破败寺庙、没有了僧众的寺庙。
但寺庙再小也比寻常百姓家的房屋大的多,所以不可能只容纳下一个人去读书。
听了王七麟询问,白无尘笑道:“大人不知,学生是有家住的人,只是一人在家苦读圣贤书难免寂寞。金路光师兄搬出兰若寺时,学生曾去帮忙,师兄告知于我说他在这寺庙里遇到的姻缘,所以学生便在他走后搬了进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