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需要更多的人口来进行生产....”

        毕竟这片大地上,并没有土豆玉米红薯这些高产作物,洪州的人口说起来其实很多,十万人已经不少了,但是在中原地区,有某些大部落,单单一个部落的人口就顶得上整个洪州邦国....就是共工氏。

        共工氏族圈地圈水,他们自家部落在安全的地带繁衍生息,不惧怕水患威胁,人口削减的天灾对他们来说影响较少,所以日积月累数百年,才能积累下这么多人,对比中原其他的地区,人口上数千就算是中上部落,两三万人就是大部落,共工氏的人口已经着实骇人。

        有巨大的人口,就意味着对方的生产力越是充足,战士的比重也是越大,所获得的附庸宣称也是越多,这就是为啥共工敢不给陶唐面子,要当面跳反的原因,因为他觉得自己实力已经够了。

        如果人口有巨大的提升,那么就能获得海量的生产力与研究力,农业生产也会飞速推进,所以现在洪州本部高层,已经在进行讨论,监狱村里面数万劳动力,到底要不要把他们也看做生产力?

        战败的人作为生产力,很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不仅仅是对于安全考虑,限制活动范围显然不是什么好想法,因为人是会跑路的,脚趾头不是用来扣的。

        一两千人或许还能看得住,数万人这可怎么看,一旦被他们跑出来就是暴动。

        如果把他们化为友方阵营,那么洪州就能瞬间得到大量生产力,但也有反对派表示,这些人用来当铺路开山的劳动力是最好,进行农业生产可不行,万一有点问题,洪州很多人就会被他们搞死。

        于是有人想着,这些劳改犯还不如当做奴隶来用,但这种念头也只是想一想,洪州现在有很多民众,这里面有许多就是奴隶出身,亦或是对于奴隶制度不感兴趣以及极度反感的人,民众的大体意愿是不喜欢奴隶制度的,在这个年代,奴隶制从上古时代的血腥掠夺,到后来被历代的先祖首领们所否定,到如今已经大致形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就像是攻灭敌人的部落,还要给他们两种选择,一个是为奴隶一个是流放迁徙,这就是古代中国特有的一种意识,不灭其祭祀与民众....至少要在表面上做的好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