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患还没有结束,按照载哥的预测,这次大水会常态化,至少要持续三年以上……”

        “大河的河道会有变动……该导流入菏泽之中,再向东北与汶水会合,汇于泰山山脉下、蒙山支脉诸水,再向北流入沧海……”

        “载哥所说的分水法……水聚集而成为灾难,分开就能得利……”

        文命手里拿着一些仪器,像是妘载的那个原始水准仪一样的东西,这些玩意都是当初文命从妘载的背包里翻出来的“高精尖设备”。

        文命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这附近的水道,确定了最简单也是最高效的一条水脉,他要让这条水脉直接东流入海。

        于是,他回到了各个部落聚集避难的地方,发动群众来施工,他都和人民在一起劳动,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奔走。

        伯益几个人也跟着文命东奔西走,只是他们在治理水患和记录东夷地区情况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

        那是竖亥,他在这里记录水流的走向,山体的状况,地理的环境,身上带着好几个包裹,里面密密麻麻装的都是竹片。

        那正是妘载提议过,且让他写的《人与自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