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嘉山生硬地扭头去看窗外的云层,强迫自己不去回想何应悟叼着的那把塑料勺子自己刚刚用过这一事实。
有过两次虽波折不断、但结束得还算美满的评审经历后,何应悟终于成功进入试用期考核的最后一个阶段——进阶集训。
与何应悟同批入职的大约有十二三号人,头两次的评审观察时期便淘汰了一大半倒霉蛋,等到集训正式开始时,滇省本部的培训教室里只剩下了五个座位。
成为一名优秀的评审员需要多年的行业经验浸润,并在长久以往的试菜经历中习得不俗的品味,才能刨除自身喜好等主观因素,成为一名标准客观的评分者。
《炊金馔玉》的基层队伍中,不乏类似何应悟这种有天赋、但缺乏餐饮阅历的的跨行业小白;但更多则是在原有领域有一定成就,但对评审程序与笔记撰写方面一窍不通的偏科职工。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实习生们将暂时与各自的老师分开,接受高强度的知识灌输与惨无人道的味觉洗礼。
何应悟虽然没有谈嘉山的私人联络方式,但这并不妨碍他把工作软件当成聊天APP,每天给在天南地北出差的谈老师汇报每日学习进度。
一开始何应悟还有些束手束脚,发消息前的文字打了又删、删了又打,总担心自己发消息的时机不对,打扰到对方工作。
可谈嘉山比他想象中的要耐心多了,不管何应悟发来什么没营养的东西,得了空便会顺手回上两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