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枯木村,一路轻帆,舟快水急,大约在四月之初便至苏杭。自从长江登岸,舟车相继,在江南的水乡驿路中一路迢递,四月五日时即到杭城。
古城杭州,自古即为形胜之地,在天下颇负风景盛名。坐在马车上,渐近杭城时,心里嘀咕着一路听来的杭州风景,张牧云竟觉得路边的景物也比以前见过的优美许多。路边的草,坡上的树,东边的山,西边的河,怎么长怎么像画里的一样。就连那些鸟雀的鸣叫,听到耳朵里也觉得比家乡叫的好听得多。
如果说自然的风物可能是错觉,那些沿路经过的民居却确实不同。在别处只有大户家花园中才能见到的亭台轩榭,此时却散布在路边的绿树春荫里,或是黑瓦白墙、或是飞檐挑阁,在加上小桥流水,蝶舞莺飞,一路看来就如同走在画里。小桥流水是眼前的妖娆,路边女子们甜糯的吴侬软语便似是梦里的呻吟。
草木烟笼的四月中在江南行走,当这天上午终于到达杭州城,穿过崇新门进了城,张牧云便先带人去找了家客栈住下。这家客栈名“袭梦轩”,刚开始张牧云还以为是什么名胜,走过了,等稍后在附近走了一圈,才发现这杭州果然有点意思,那些旅馆客舍竟全是叫啥“玉林堂”、“倚秀阁”、“借竹轩”。走了这一遭,经过一番价格比较之后,才选了这家最便宜的“袭梦轩”。
在客栈的柜台,张牧云跟穿着文生公子襟的胖掌柜打听完价格,便好奇地追问他:
“请教店家,不知这旅馆为啥叫‘袭梦轩’?”
问了问题,洞庭乡下而来的少年还自作聪明地猜了一句:
“是不是因为附近晚上邻居吵人,声波袭来扰人清梦,便是‘袭梦轩’?”
“非也。”
掌柜涵养甚好,一脸平和地答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