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伤亡可不仅仅是敌人的弓箭造成的,对方射杀的都是跑在前面那部分人,在他们中箭落马后,便会绊倒后面的马,造成更大的伤亡。
大秦弓骑兵射出第一波箭矢后,因调转马头费了些时间,此刻他们其实已经勉强进入狄戎骑兵的射程。
但是没用,他们现在是在前奔,弓箭从飞出到落地需要一点点时间,可这一点点时间,却已经足以让他们跑出狄戎弓箭的射程,等箭矢落下来时,连马尾都不能带下一根。
而弓骑兵则恰恰相反,原本他们目前能保证命中率的距离,只有八十几步,可因为狄戎骑兵是在追击,等于在箭矢飞行过程中,他们自己往前凑了一段距离,结果恰好中箭。
这些情况都是杨翼飞以弹道学进行过精密计算,以及多次试验的,什么时候调转马头,调转马头需要耗费的时间,对方这段时间接近的距离,以及需要跟敌军保持的安全距离,都在弓骑兵的掌握之中。
而且他们掌握的时机还比较保守,杨翼飞要求弓骑兵以保证自身安全为首要目标,其次才是杀敌,所以他们宁愿牺牲一些精准度,也要将距离保持在九十步以上。
一来弓骑兵培养不易,骑射并非是个人都能掌握,真要大肆组建弓骑兵,大秦九十万大军,恐怕连五万都很难凑起来。
蒙家军是因为本身就是最精锐的军队,对士卒战斗能力的要求十分苛刻,所以才能轻易组建出两千人的弓骑兵部队。
其次弓骑兵是那种可以一个人击杀十个,数十,甚至上百敌人的特殊兵种,只有留得有用之身,才能击杀更多敌人。
所以在大秦这个崇尚悍不畏死的时代,杨翼飞这种惜命的理念却并没有被人诟病,反而十分支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