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茅十八发出信号,到炮弹命中目标,用时不到十息,杨翼飞对自己的训练成果是相当满意的。

        值得一提的是,真正出来的成品开花弹,并不是杨翼飞最早设想的那种,需要点燃引信的炮弹。

        他在试射了几次后,发现这种炮弹虽然易于制作,出产较快,对后勤压力较小,但非常危险,于是他便以牺牲产量为代价,使用了更先进的引爆方式。

        最开始的开花弹需要先点燃炮弹引信,再点燃火炮的发射药引信,将之打出去,非常危险。

        炮弹引信被点燃后,成功发射出去还好,就算引信长短计算不准确,早炸或者晚炸都没关系,至少不会炸到自己人。

        可一旦出现炮弹引信已经点燃,而发射药引信没有成功点燃,或者引信燃了没引燃火药的情况,那就完犊子了,炮弹将会在炮膛内爆炸,出现炸膛的现象,不仅要损失一门火炮,炮手组也会给火炮陪葬。

        所以杨翼飞制造了另一种稍稍复杂,但也更安的炮弹,这种炮弹使用木管引信,还加装了一个木质弹托。

        这种引信无须再专门点火,可以依靠发射药的燃气来引燃炮弹引信,炮弹被发射出去的瞬间同时被点燃,非常安。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安,因为炮弹是球形的,出膛过程中与炮管内壁摩擦会形成滚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