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在易燃的弹壳中填入适量火药和弹丸,将之制成一个整体,形成一枚枚单独的弹药,这也就是后世子弹的雏形,击发时弹壳与火药会一起燃烧掉。
开完一枪后,立刻再塞一枚纸壳弹进枪管,掰开击锤,便可再次开火,其过程只需几秒钟。
最关键的是,纸壳弹的运用,使得每次装药的火药量都是一样的,火枪的射程与射击准度保持在一个稳定状态,如此便可以实现三点一线的精度射击。
不像如今这个时代的火枪,每次装药的份量不同,根本掌握不好其射程与精准度,就算前后两枪瞄的是同一个地方,打出去弹着点也大不相同,打人靠排成队列集火射击,也就是所谓的打排枪。
而有了纸壳弹,作战方式就可以发生改变,无须再排成阵列,跟敌人面对面对轰,最后打得两败俱伤。
拥有纸壳弹后的火枪队,完可以跟对方玩玩阵地战,堑壕战,甚至游击战,因为这样的火枪,是可以瞄准目标开火的。
如果火枪和纸壳弹的产量能跟得上,说不定都不用再跟鞑子短兵相接,远距离时用炮轰,中距离用火枪打,近距离用霹雳弹招呼。
如此来一轮,等敌人近身时,估计也没剩什么人了,就算有冲过来的人也肯定是心胆俱寒,战意无。
杨翼飞还会在火枪上加上可以装刺刀的设计,火枪的长度大概在一米五左右,再加上六十公分长的刺刀,那就是两米一的长度,可以当矛使了。
远程、中程、近程、近身,部都在己方的攻击范围,这样的仗,对方倒是怎么跟天地会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