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安歌与萧湛欲支持十五皇子登基,再对他勤勉教导,将变法之事进行到底。
做皇帝实在太过劳心戮力,况且四大世家互相制衡,萧湛若是上位,势必会引起其它三个家族的强烈反弹。
内有皇位之争混乱不堪,外有异国虎视眈眈,舒安歌与萧湛力压群雄,将不足八岁的十五皇子抬上了皇位。
萧湛因为拥立有功被封为摄政王,舒安歌亦更上一层楼,被封为宁国公。
桓家在与萧湛和舒安歌的斗争中落败,遭到多方打压,他们铤而走险与燕国相勾结,欲与外贼一道,颠覆大梁统治重振桓家声威。
外有燕国大军压境,内有桓家出兵勤王,更有庾家坐山观虎斗,情况万分凶险。
好在舒安歌与萧湛,一直为百姓发声,推行过许多利国利民的政令。
国家兴亡之际,舒安歌亲自披甲挂帅带兵出征,诸多受过新政恩惠的百姓如云响应。
大军气势如虹,内平奸贼外荡敌寇,萧湛则负责在建康坐镇,运筹帷幄确保大军后方安全。
两人再度联袂,硬是将突然发难的桓家打的落花流水,又将燕国兵马赶出大梁,且追杀到燕国境内二十里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