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送行的多与桓应交好之后,临行之前,大家纷纷送上礼物和祝福,桓应踌躇满志一一表达感谢。

        眼看桓应就要登车离开,庾明到底忍不住,避开众人与他借一步说话叮嘱道:“阿应,我知你抱负远大,只是建康不比沐阳,你到之后切要处处小心。:萧家九郎非你我可得罪之人,你到建康之后,寻个机会向萧九郎告罪吧。“

        面对庾明苦口婆心的劝告,桓应冷哼一声收了笑意:“七郎不必多说,那萧家病秧子,指不定哪天就不再了。我此去建康有贵人相助,待我站住脚,定然邀你一道共举大业。”

        说大共举大业,桓应扬眉吐气,仿佛笃定了他此去能有大造化般。

        庾明无奈,知他已经听不进去劝告,只能劝桓应路上小心。

        他只望桓应口中贵人,是真的贵人,而不是将沐阳桓家拉入火坑之人。

        经历了流民风波之后,舒安歌不吝金银,又请了一些行伍出身的护卫,保护家人周全。

        她如今声名在外,靠着为人画画题字的润笔费,家中开支小有盈余。

        刘家紧赶慢赶,总算没有误了春耕,到了秋天时,也能有些收成,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舒安歌时常到萧湛别院中做客,两人三观契合谈起时事来,总能从白日高升谈到烛火通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