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姓蒲的儿子,就是现在村子里死的第二个人,他的名字叫蒲玄麟。一家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牛三斤也越来越有干劲儿,置办了不少的田地,日子也眼看着一天比一天好,只是没过多久,在蒲玄麟十五六岁大的时候,他的母亲患病去世了。可把牛三斤哭的啊,三天三夜都没吃没喝,人也瘦了几圈。
蒲玄麟是个好孩子,安慰着老爹牛三斤渐渐的走出了家里的阴霾,父子俩相依为命的生活下去。又过了十年左右,牛三斤死在了田间地头。有人说他自从老婆死后,便整日郁郁寡欢,闷闷不乐的,吃也不好好吃,喝也不好好的喝,能挨过这十年也已经不错了。六十多岁的牛三斤死后,那一年蒲玄麟二十六岁。
但原本就剩父子俩的贫困家庭,也没人愿意把女儿嫁给蒲玄麟这个穷小子,一来二去的,蒲玄麟到了如今的三十出头。
至于蒲玄麟为什么会成为牛屯的异类,还是要从这人的执着说起,蒲玄麟这个人呢,从小喜欢听一些鬼怪故事,只要村里哪有老人讲些神啊鬼啊的,他指定在场,久而久之的,他长大后,到镇上买了一些书看。尤其喜欢那什么聊斋的故事,里面是鬼怪妖精的,旁人都不敢看,可他偏偏就喜欢看。
渐渐的也闭门不出,不喜欢和村里的人来往,没日没夜的看那些鬼怪书。有一次,村里的牛老四晚上从田地里回家,那天回家有点晚,他家的地在东边三里之外的山脚下,正当牛老四路过一个十字路口时,陡然吓了一跳。
只见那蒲玄麟竟然在那十字路口处摆着一桌子的酒菜,还点着蜡烛,而且那饭菜一旁,还点着香火。
牛老四一问才知道,那蒲玄麟竟然鬼迷心窍的学什么清朝的蒲松龄,谈狐论鬼,撰写鬼怪书籍,蒲玄麟告诉牛老四,他手里的那本什么聊斋志异的书,就是蒲松龄写的,世人称呼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所以他梦想着走蒲松龄的路,与鬼狐为友,变成一个鬼先生。
父母都下世的早,也没人管这个孩子。牛老四苦口婆心的劝了蒲玄麟老半天,还是没法子说动蒲玄麟回村子,也只好任由他一意孤行的瞎胡闹。
渐渐的这事儿在村里传开了,村民们也就戏称那蒲玄麟为鬼先生。但却没人敢和他来往,毕竟他整天捣鼓那些邪乎玩意儿,而且时不时的三更半夜跑出去,不知道坐在哪个十字路口和鬼狐聊天呢。
这次蒲玄麟的死,也是他隔壁住着的杀猪匠瘦驼老头儿发现的。瘦驼老头儿也是个老光棍,又和蒲玄麟是邻居,所以啊十分心疼这个孩子,时不时的拿点菜给蒲玄麟送去。或者隔三差五的做点饭给他端过去。而蒲玄麟呢,也十分感激瘦驼老头儿,每次瘦驼老头儿有个小病小灾的,蒲玄麟也都在一旁侍候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