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第一个将通俗归类排名的是金圣叹先生,不过,他并没有提到过什么四大名著,只是把当时的《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西厢记》等六部书命名为“六才子书”,也就是说,最早的名著排名中只有《水浒传》,并没有其他三本。
直到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假借金圣叹的名字,将《三国演义》加了进去,并使之成为“第一才子书”。
其实,早在明朝末年,就流传着“四大奇书”,只是那时候的“四大奇书”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这种叫法其实是当时书商的营销手段。
直到1951年,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的冯雪峰提出了四项出版计划,这个出版计划包含所涉及的四部书就是《水浒(七十回本)》《三国演义》《红楼梦》和《西游记》。
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四本书的印刷量激增,其中《水浒传》印了267万册,《三国演义》印了646万册,《西游记》印了379万册,《红楼梦》印了284万册,这四部当时在古典文学类书籍中印量靠前,印响空前。
直到80年代后,“四大名著”的说法才广为流传。
正是因为这样,周扬想趁着其他出版社、印刷厂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提前打出“四大名著”的噱头,并以此敲开名著市场的大门。
“所长,你打算怎么办?”陈尚道。
他不太懂销售,但是却知道所长这个人的想法多,也靠谱,只要听他的指挥就可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