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尘多浮华,迷人慧眼,惑人慧心,故但凡得道高人,大多喜欢远避凡尘,得证真逍遥。

        然而,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既有高人愿意隐居山野,只渡己身,自然也有高人,选择出入凡尘,普度众生。

        上古有百家争鸣,百家学派先祖尽显其能;后又有达摩祖师,创立佛门禅宗,普度天下。他们走的,皆为入世之道。

        然而,因为走的是入世之道,那么便决计需要步入凡尘,深入那尘世繁杂迷眼处,受凡尘俗事诸多纷扰,影响自身修行。

        故此,但凡古今大能,不论哪个学派的,都有着自己的“静修”之法。

        佛门讲究“禅定”,道门讲究“坐忘”,儒门讲究“静悟”,魔门讲究“唯我”,究其本质,其实都是屏蔽周身之无关大道琐事,静心明性,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物我两忘,全身心地契合道法,才能事半功倍,修为上突飞猛进。

        但这无疑很难,甚至可以说是极难,必须得境界极高之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当今之世,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极少,在朱厚照所知的人中,想来也只有武当派的创派始祖张三丰或许有这般修为,坐忘凡尘,唯心大道。

        原本,即使是朱厚照,也做不到“禅定坐忘”的层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