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家子人兴师动众地来送行,清文心里越发清楚他此去肩负着什么,内心更加镇定。

        比起周大伯等人的激动,李氏显得要淡定得多。

        不是她不重视清文去考试,而是李氏觉得家里如今吃喝不愁,清文真能考中童生,那当然更好,要是考不中也没啥,

        村长家那个王永才,念了六七年才去

        考的童生,考中童生那年,王永才已经十五了,清文才十二岁,给他那么大的压力做啥。

        瞧着大儿子几个的兴奋劲儿,李氏不好在兴头上说什么扫兴的话。

        她眼睛一扫,扫到抱着元宵站在马车旁的万氏,心里有了主意。

        走到万氏身边,李氏先是不舍地抱了抱元宵,万氏要去县里,元宵当然得跟着去。

        手里抱着小孙子,李氏靠近万氏交待道:“老二媳妇,你别听你大哥他们说的,别给清文太大的压力。孩子还小,今年考不中还有明年,咱不着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