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要上学不容易,抄小部分书还行,挤一挤时间也能做到,要大量抄书就不行了,没那么多时间。

        因此,王永才找来找去也就只找到一人,那人家中穷苦,已经快吃不上饭了,也就不在乎会不会耽搁学业,要紧的是让自己先活下去。

        黄秀才知道这事后,便将找人抄书的事揽了过去,寒门出身的学子,他倒是认识几个。

        一想到能有那么多书看,黄秀才恨不得觉都不睡,只想早些抄完书,把那什么阅览室开起来。

        与他相熟的李秀才,杨秀才,还有孔秀才都是家中家业不丰,需要自立更生的人。

        让这些人来抄书,既能挣钱,又能看书,没人会舍得拒绝。

        李秀才,杨秀才和孔秀才收到黄秀才的书信后,隔了一天便相约来到了王家庄。

        这三人也是云溪镇的人,不过与王家庄不是同一个方向。

        王家庄如今在云溪镇也算出名,三人早就听说过这个特别的村子,到这个村子来,还是头一回。

        从镇上到村里的平整碎石路,整个村子的石板路,村学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三个穷苦出身的穷秀才,眼里流露出浓浓的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