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伯放心,我们虽是乡野村民,也知道信守承诺,三年内保管只有满香楼和我家有红薯粉条。”

        “红薯粉的价格是三十文钱一斤,一斤红薯粉至少能做六道成品,并且干粉丝方便存放,放一年都不会坏。刘伯伯觉得合适,咱们就立字据,按手印。”

        “价钱是没问题,红薯粉一个月送五十斤过来,如果卖得好,后面可能还会加量,你家可供应得上。”在商言商,尽管刘掌柜很欣赏清

        荷,有些话也要提前说上一句。

        清荷颔首:“供得上的,我家已经在收村里其他人家的红薯了。”

        “好,你和你爹先坐着,我去取银子。”刘掌柜有些急迫。

        不过片刻,刘掌柜就回来了,手里还拿着笔墨和纸。

        刘掌柜给了周明远三十一两银子,三十两卖方子的钱,外加一两预订红薯粉的订金。

        依旧是清荷口述,刘掌柜写下菜谱,再刷刷几下写好字据,两份契约,双方各自一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