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唐奇谭 >
        而后,依次打发了伙计和侍女的老掌柜,留在桌旁继续卑笑道:“不知诸位贵客,想要打听怎样的消息。”向导领队这才顺势回答道:“出门在外,当然是什么消息都要,姑且越详尽自然越好。”

        “诶诶……多谢,贵客。”随后,一个装着小银宝的袋子,被塞在对方的手中;点头哈腰的领命而去,又变成了对于汇聚在他身边的,诸多伙计、侍女的耳提面训。因此,当这一餐基本用完之后。

        通过轮番上菜的伙计,还有环绕在四周的侍女,汇聚上来不少零零碎碎的消息;基本都是商旅过路的随口提及,但关于岭西诸侯列国的消息,基本延迟的很厉害;最近也是十几天前发生的事情了。

        反而是从三岔口的南线岔路,通往北天竺道的大小勃律国,相关消息和传闻更多一些。而这个大小勃律国,在后世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克什米尔”争议区。曾是吐蕃与大唐争锋的战区之一。

        天宝年间的一代名将李嗣业,就曾率领一万步骑,自安西都护府的疏勒镇,横越数百里的葱岭群山,奇袭被吐蕃占据的小勃律国;一举攻克王都孽多城,俘虏小勃律王苏失利和吐蕃公主赤玛禄。

        自从截断了吐蕃尝试贯通河中,交通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的企图。而后的安史之乱中,吐蕃乘乱进取西北不成反而举国崩灭;而一度尝试东进的黑衣大食,也随着梁公大征拓的兵锋土崩瓦解。

        这些位于葱岭交通孔道上的列国,自然而然也成为了大唐最为忠诚的藩属;不但历代国主、贵族世代往来觐见于长安,就连国中的武备和矿藏、商贸诸事,也要受到来自安西都护府的指导和协同。

        因此,在一些相关番邦属国中,一旦唐使与当地的强力权臣,大贵族/诸侯、国族大姓达成一致;甚至可以代行君王的废立之事。比如,将老王请去万里之遥的长安享福,再选一位贤德子弟继任之。

        这种事情虽然很少,但也不能说没有发生过;但也变相造成了唐人行旅,在这些地方略显高人一等,乃至法外优待的天然地位。比如,现在的大勃律的国相、左右国尉,都是唐人或土生唐人后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