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唐奇谭 >
        乃至馈赠若干的呈仪,以为保持某种程度上的联系,保不准日后就有派上用场的机会。而所有对于东宫的投书和行贴,同样也是来者不拒的收下,然后由崇文馆/编撰局的成员,进行交叉式的审阅。

        最终从中甄选出一些有所见地或是颇通实务,或是志向高远、或是文辞珠玑的文书;然后派人找上门去,约定一个日子作为面试之期;就算不能直接举荐于军中,也可充当某种意义上的人才储备。

        尽管如此,还是有源源不断得到消息的俊杰豪士,从关内道各地,从河西、陇右、山南和剑川等地,日夜兼程的赶往长安来;就是为了抓住这次,也许都毕生难得一遇的朝廷选拔天下勇士的盛事。

        因此,一时间长安街头人满为患,各种频发的冲突和意外事件、治安问题;也让刚刚被整顿过的京兆府,有些应付无暇。在这种从宫门上肉眼可见的压力驱使之下,留都朝堂上也很快达成了一致。

        遂以监国太子为居中主持,宰相张文瓘、萧德昭为辅弼;来自东都的使臣,兵部右侍郎岑长倩为监护;在长安城南的徒坊内,举办了一场堪称武举雏形的选士大会。基本采用后世沿袭的成熟模式。

        所有达到少壮以上的男子,只要形容肢体完整且无有病患,就不问出身贵庶良贱,都可以参加最基本的初选;也就是沿着长安城南,明德门到启夏门间的墙内大道,跑上一个来回以淘汰体弱之辈。

        当然了,选入的门槛也是极低,不管你用多少时间、什么方式;只要能够跑完这段全程就算合格。然后,再根据体能表现前往别场,分别测试翘关举门栓、擎重、长垛射靶、骑术等技能;

        当然了,只要能够满足其中一项,只要针对性的稍加训练,就足以成为符合要求的士卒。本来事情到了这一步,基本可以满足需要了。但在太子李弘提议和坚持下,为表现出色者增设加试和选拔。

        也就是按照军中普遍以上的精锐标准,逐一测试这些新选之士的步射、平射、马射和马枪的技艺;从中进一步优选出体貌雄伟,足以披坚执锐、冲锋陷阵的跳荡、选锋;或是武艺战术娴熟的将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