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唐奇谭 >
        “所以,那些身居高位,久享荣华富贵之人;为了最后一点体面和尊严,才会因此整出吞金,服药,烧炭之类,自我了断的名目。”江畋笑道:“只为了避免落入素有积怨的政敌或是仇家手中。”

        “实在是有太多不忍言之事,会发生在这些失败者,及其家眷和相关人等身上了。到时候,只怕是欲求一死,也是不可得的奢望了。千万不要小看人心的丑恶,未来那几位酷吏,就是籍此上位。”

        “只要是敢于穷尽手段,三木之下缘何不认?无论是你是高高在上的天家贵胄,执领国政的宰臣之尊,还是勇冠三军的名将;久负盛名的大家,还是才德兼备的清流雅士;都难逃此辈罗织之罪。”

        “难道,未来的那位武皇/女主,真就如此偏听偏信和仰赖此辈么?”女孩儿忍不住在对开声道:“就连亲生的骨肉至亲,也抵不过这些卑下小人的谗言谤语么?难道上位者都是如此刻薄多疑么?”

        “多疑是肯定的,但身为垂拱天下之主,怎会轻易为人蒙蔽和欺瞒呢?”江畋轻轻摇头道:“不过是故作不知,鼓励和纵容这些酷吏,以为刀笔剪除异己,清理朝野可能忠于故唐的旧势力而已。”

        “至于那些蒙冤受难的无辜之人,无论贵贱良俗,只能算是这些刻意兴起的大案囚狱中,不可避免的额外代价而已。反正,作为这些工具人物尽其用了,还可以拿出来继续清算,收揽一波人心。”

        “可谓是一举数得之功。事实上,就连未来女帝最为看重的那位国老,也就是与你相熟的狄怀英;也不免因为上位者的猜忌,而数度下狱身陷囹圄;甚至不用刑罚就主动招认,参与谋反的罪过。”

        “那他何以又在日后,益发得以女帝倚重,甚至有托付国嗣之意;”女孩儿闻言却不由面露担忧,握紧了小拳道:“如此玩弄朝野人心的权谋诡谲,难道就不会引来,各种不测的后果和变数么?”

        “你说的是两个问题,但也是一体两面的答案;”江畋轻描淡写道:“因为狄怀英本人固然是痛快认罪,以此争取押后再审的缓冲;然后借助家人贿赂探视,将自己的陈情书转呈到宫中女帝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