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轮作不仅能保持土壤肥力,还能让作物多样化,减少风险。”大明农民笑着回应,眼中闪烁着对丰收的期待,“不过,你们利用天然肥料的方法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动物粪便和植物残渣,这些都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资源,用好了,土地就会越来越肥沃。”
年长的祖法儿农民点头赞同,他拿起手中的水瓢,熟练地给刚播下的种子浇上水:“确实,我们祖法儿人世代以这片土地为生,对如何滋养它有着自己的心得。灌溉也是关键,过多则涝,过少则旱,必须根据天气和作物的需求精准把握。”
说着,他引领大明农民们来到一处精心设计的灌溉渠旁,那里水流潺潺,恰到好处地滋润着周围的田地。“看,这就是我们根据地形修建的灌溉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水,并在干旱时节补充水源。”
大明农民们纷纷围拢过来,仔细观察着这个巧妙的设计,不时发出赞叹。“真是太智慧了!”一位大明农民感叹道,“我们大明虽然也有灌溉技术,但像这样因地制宜、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设计理念,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交流之中,双方农民还讨论了作物选择、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大明农民介绍了耐盐碱、抗干旱的新品种作物,而祖法儿农民则分享了哪些作物更适合在这片土地上生长,以及如何利用传统方法防治害虫。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农耕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这片农田上悄然发生。大明与祖法儿的农民们不再仅仅是交流者,更成为了共同探索和实践的伙伴。他们一起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数据,调整策略,每一步都充满了对未知的勇气和对收获的渴望。
“只要我们携手合作,这片土地一定会更加肥沃,作物一定会更加丰收。”大明农民满怀信心地说道。
“没错!”祖法儿农民们纷纷响应,“有了大明的先进技术和我们祖法儿的传统智慧,我们的农田一定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第九百七十九章巨浪退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