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瀚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正是如此。此外,标儿你还需加强自身的学识与能力,让朝臣们看到你的决心与智慧。如此,方能赢得更多人的尊敬与信服。”
朱标郑重其事地应道:“瀚王叔的教诲,标儿铭记于心。标儿定当勤勉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以不负父皇与瀚王叔的期望。”
朱瀚微微一笑,眼中满是对朱标的期待与鼓励:“标儿,你有此心,实乃大明之幸。接下来,我们需更加紧密地合作,共同应对朝中的种种挑战。”
朱标点头,随即话锋一转:“瀚王叔,除了朝中局势,标儿还有一事忧虑。近年来,地方上水旱灾害频发,百姓生活困苦。我们虽已尽力赈济,但长远来看,还需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
朱瀚闻言,眉头微皱,沉吟片刻后道:“标儿所言极是。民生乃国之本,不可忽视。我们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水利建设,兴修农田灌溉设施,提高农业产量;二是减轻百姓赋税负担,鼓励农耕,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朱标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瀚王叔高见。标儿即刻着手安排,命户部与工部协同合作,共同推进水利建设事宜。同时,与各地官员沟通,确保赋税减免政策能够真正惠及百姓。”
朱瀚点头赞许:“很好,标儿。你需亲自督查此事,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落到实处,真正惠及民生。”
朱标躬身行礼:“标儿遵命。瀚王叔放心,标儿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两人又商议了片刻朝中其他事务,直到夜深人静,方才各自散去休息。
次日清晨,朱瀚早早起身,准备前往户部了解水利建设的进展情况。而朱标也已在东宫忙碌起来,着手安排赋税减免政策的实施细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