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瀚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睿智:“问得好。监察小组的成员,必须挑选那些公正无私、经验丰富之士担任。同时,我们可以设立多层监督机制,确保彼此之间相互制约,防止权力滥用。”
他顿了顿,继续道:“另外,鼓励考生及社会各界举报舞弊行为,设立匿名举报渠道,并对查实的举报给予奖励,以此激发民众的参与热情。”
众幕僚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朱瀚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部署后续工作:“关于考场的布置与安全,王将军,你需亲自监督,确保考场秩序井然,无任何安全隐患。”
王将军起身领命:“遵命,殿下。臣定当确保考场安全,让每位考生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应考。”
最后,朱瀚总结道:“诸位,春闱之事,责任重大,不容有失。我们需齐心协力,共同确保此次科考的公正与公平。记住,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国家的未来,关乎万千学子的命运。”
朱瀚深知春闱之事非同小可,不仅关乎大明的人才选拔,更是自己扶持太子、稳固皇权的关键一步。他回到书房,再次审阅了一遍已经准备妥当的考官名单和试题初稿,心中暗自思量着如何进一步完善每一个细节。
这时,一位心腹幕僚匆匆走进书房,行礼后禀报道:“殿下,关于春闱的筹备工作,尚有几点细节需您定夺。”
朱瀚放下手中的名单,示意幕僚继续说下去。
“首先,是关于试题的保密工作。虽然我们已经采取了诸多措施,但仍有风声走漏之忧。臣建议,除了加强试题印制和保管人员的审查外,还应设立专门的试题密室,确保试题在印刷前不被任何人接触。”
朱瀚点头表示赞同:“此议甚好,试题的保密至关重要,不可有丝毫疏忽。你即刻着手安排,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