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马车,顺利出了江都城的那一刻,潘公公一颗心才算彻底放回了肚子里,拿帕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颇有劫后余生之感……这江都,除非之后另换新刺史,否则他再不想来第二趟了!
送走了潘公公一行人后,常岁宁顺便带上为誊抄藏书之事操劳到最后的姚冉,去看了兴建中的学馆。
李潼则是刚巧在学馆附近办事,听护卫说常刺史来了,便去寻了常岁宁,待常岁宁在沈三猫的陪同下四处查看罢,几人便一同回刺史府去。
此刻马车内,听喜儿为沈三猫列出的后续花销总额而道出的发愁之言,姚冉道:“若只是寻常学馆,自然不会有如此之大的花销,但女郎要建的学馆占地之大,作用之多,皆是少见的,造价自然不菲。”
要建成此类学馆,不是只拉一道院墙就可以的。
土木砖瓦,这些是明面上最能看得着的,看不着的还有工匠酬劳等。而后续大到庭院造景,小到一桌一椅一茶几,还有一应教学用物,也都要花钱置办的。
“三十三万贯钱……不多了。”常岁宁叹道:“也就是三猫来办了,若换作其他人,花费怕是还要多上至少三成。”
李潼认可地点头:“常妹妹这话不假,这几日我在附近走动,得闲时同这沈三猫也打了几回照面,此人的确是个持家好手,且浑身上下都生着眼睛呢,哪个工匠偷懒躲闲都瞒不过他。”
此处书院因是常岁宁私建,故所用人力,也非服役之人,皆是真银白银花钱雇佣而来的,不怪沈三猫盯得紧。
“那……女郎,咱们的银子还够使吗?”喜儿眼巴巴地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