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晃晃悠悠的一个多月转眼就过,杜衡也全身心的投入到了两个项目小组中,尤其是中风小组的论文,成了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除了自己的一篇论文,已经完成最后的润色之后,其他人里,也只有吴不畏拿出了一份能相对看过眼的论文。
所以,杜衡打算在年底冲一波学术KPI的想法,算是彻底的被打回了现实。
但是好消息也是有的。
自己现在手底下的这些人,几乎全是其他医院年轻医生的佼佼者,他们的智商、学识、理解力等等方面,可以说得上绝对的够用。
从项目开始,到现在三四个月的时间,虽然还没有办法逃出杜衡之前划定的范围,还没形成自己的东西。
但是他们就在杜衡划定的框架内,完全可以做到照猫画虎。
如果不是那些特别异样的病症,不用杜衡出手,他们完全也能拿的下。
当然了,也不能说他们这三四个月的时间里,就全都是进步了,其中还是有一点,让杜衡非常不满意的地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