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高琴曾提议说,用杜衡之前做的烧伤膏试一试,但是这个想法被杜衡直接否决了。
烧伤膏最大的作用是生肌止血,但是这个孩子的疮口不能愈合,很明显还是有毒素再作祟,所以根本就是不对症的。
心事重重的回到办公室,杜衡又一次的拿起了笔,思考着杨梅毒素的特点,还有患儿疮口的特点。
很快,杜衡就想到了一味主药——蜗牛。
有这么一本书,叫《医林纂要》,是清朝汪绂于1758年的撰写一本医学着作,共十卷。
卷一医源,阐述阴阳五行、脏腑部位功能、脉象;卷二-三分析药性;卷四-十选辑方剂,其中《医林纂要·药性》中就有记载,蜗牛能治血风疮及杨梅疮。
有了主药,杜衡很快就围绕着‘蜗牛’,迅速的写下了生甘草、冰片、儿茶等十一种药材。
不过这个药方可不是内服的药方,而是外敷用的。
看着手中的药方,杜衡再次思索之后,打电话叫来了马医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