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心性良善,苏三郎和赵氏说过不用他们,他们也执拗的帮忙,苏华还认真的说服苏三郎‘他们本就是农民百姓,读书就是知天地晓万物,干活对读书也有好处’。

        听着苏华说出来的大道理,苏三郎心中宽慰,随了他们去。

        因为他觉得苏华说的没错,他不让两个孩子干农活,是担心分了他们读书的精神,因为所有的学子自从读书之后就不会再下地了,所以苏三郎也没打算让苏崇苏华农忙,但其实苏三郎的心中,他是觉得就算读了书,也应该下地农忙,毕竟,农种是人之本。

        何时下种,何时锄草何时施肥何时候收获,每一个节气何时候来,都应当去了解。

        苏崇和苏华对学识有兴趣,也还保留珍贵的秉性,苏三郎很高兴,所以他再没有说别干活之类的话。

        见着两个儿子来了,苏三郎就让他们去帮赵氏会,让赵氏休息休息。

        收拾一天土地,申时过完后,赵氏就先回家做饭了。

        等到天擦黑,估摸着饭好,苏三郎带着苏崇苏华回家。

        晚上,赵氏烧了热水,让苏三郎和苏崇苏华好好洗漱了一番,明天要去学堂看看,当然要收拾干净点。

        苏崇苏华惦记着明天去学堂,但也惦记着明天谁抬周恒回房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