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是听说,杨氏启蒙学和杨氏算学以及部分纸笔墨,都是由哪位侯爷生产。”

        “若说皇帝是为了让寒门崛起,以达到制衡我们世家的目的,那忠义侯做这样的赔本买卖,到底在图什么?”

        崔永辉冷笑着说道:“杨帆那小子小小年纪就成为礼部尚书,还不是拍皇帝的马屁来的。”

        “虽然这次赔钱,但杨帆能够获取好名声,这简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何况,杨帆有骏扬坊这个下金蛋的母鸡在,赔些钱又算什么,不仅能得到李二的赞赏,还能获取好名声,简直是一举两得!”

        “而李二之所以这么做,肯定是因为我们提高了科举用书以及纸笔墨砚的价格,让哪些泥腿子买不起。”

        “为了能让科举改革的顺利进行,才不惜赔钱也要降低书籍以及纸笔墨砚的价格。”

        听完崔永辉的分析,众人恍然大悟般点了点头。

        其实倒也不是崔永辉比其他人聪明,主要是崔永辉本身都是经营这些学习用品的,他最清楚书籍和纸笔墨砚的成本。

        另外,众人也知道崔家与杨帆的纠葛,可以说,崔家是最了解杨帆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