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新成立的机构叫什么,怎么引导舆论?会不会太复杂了?”
杨帆真有些无语了,翻着白眼说道:“哪里有这么复杂?科举考试都是一些四书五经释义,其实并不复杂,只需要简单批注一点就够了。”
“微臣听说孔颖达、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等人在撰定《四书》释义和《五经》孝训,大体已经审稿完成,那就可以用来作为科举参考用书。”
“而组建新部门引导舆论更简单,我把它称为新闻部,这个部门的作用是解释科举改革亦或者朝廷方针政策的一个窗口。”
“只要有什么百姓不了解的,我们便可让大儒在上面撰写文章,然后发放到各州县。”
“陛下再严令各地方官员安排说书人对撰写的内容进行解释,这样百姓就不会盲目的跟随在世家身后,只需几年便可一举可打破世家的垄断。”
其实,杨帆说的这个办法,是结合后世的新闻和宋朝的科举考试来的。
记得大宋时期,宋朝独尊儒学,科举考试便是用朱熹批注的四书注解当作科举范版。
虽然后世对这种取材方法褒贬不一,总体评价不高,但宋朝能够成为科举考试的巅峰时期,必有其过人之处。
对于现在的大唐而言,可以借鉴的很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