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还来不及庆幸的他又一次失败了。
使用方法对了,但对象错了,确切说是不但没有让陷阱失灵,反而激发了它的效果。
绝能杆起到的作用是隔绝,屏蔽所到之处的能量运转路线。
这就如同**的火线与零线一般,并不是每一根线都会成为解决方案,在付出两条命的代价之后,林松终于意识到这一点。
方向找到了,失败的尝试更是激发了他的研究乐趣。
将所有线条分为“输出”与“传递”,如果完整地屏蔽掉“传递”线路,陷阱自然失效。
相反,如果屏蔽的是“输出”线路,陷阱本身就会被催化,激发效果成为新的宣泄途径。
现在层数不高,陷阱的机制也比较简单,只有零散的几条线条勾勒着,照眼下这个形势,找到关键路线肯定不会太难。
可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