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面色缓和,轻轻地解释道:“皇祖母您放心,孙儿会看着小四胖,不要他学歪了。”

        哪知道太皇太后摇摇头:“他人小聪明着那,我担心他也不担心他。皇帝啊,我还听说,你在山东生病,是胤禛帮你祭祀孔庙,告诉天下的那两句话,是你教给他的?”

        康熙望着太皇太后,眼里带着一抹放松的笑:“皇祖母,是他小子自己说的。他不愿意去祭祀孔庙,我告诉他必须,他就代替我多磕了几个头。不去泰山,纯粹是他小子偷懒。”

        太皇太后却没有笑,他望着面前因为儿子能干一身骄傲的孙儿,一句话堵在喉咙口,转了几转,轻轻道:“皇帝,你在南京遇刺,胤禛的动作,太子和大阿哥终究会知道,……你故意没有声张,可挡不住有心人啊。”

        康熙心里一惊,霍然站起身来,咬着牙想了好大一会儿,回身替太皇太后盖好了被子,掖了掖被角,安慰说:“皇祖母,你身子不好,说多了话伤神。孙儿都明白了,孙儿会处理这件事。您安心歇着,等您大安了,孙儿办几件事,定叫您看了高兴。”说完,趴在地下叩了头,回身又向外叫道:“梁九功进来!传我的旨意,老祖宗略感风寒,宫内宫外人等,不必在跟前侍候。有问安的,一律在外边磕头。要太子、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停学三天,一起守在太皇太后的身边。”

        “嗻!”

        辞别了太皇太后,嘱咐胖儿子功课也不能落下,康熙回到乾清宫,靠在躺椅上,默默地想着心事。见梁九功抱了个奏事匣子进来,康熙问他:“有什么事吗?”

        “回皇上,奴才刚从南书房过来。大臣都回去了,只有明珠在当值。奴才没听他们说有什么大事,只听见明珠临走时,说后天是他的五十大寿,感谢各位的盛情,但太皇太后慈躬不宁,不办了。别的,就……就没有了。”

        康熙愣愣片刻,这样识趣儿不符合明珠的为人,问:“太子和大阿哥在无逸斋吵架,有关于明珠五十大寿的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