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心气儿顺了,又记起来胖儿子的好处来了,这满洲出来纳兰容若大文豪,又出来胖儿子一个会翻译的,底气不虚!端起茶盏抿一口茶,瞧着大臣们眼巴巴的小样儿,听索额图说出来大臣的心愿:“皇上,四阿哥校对的《大清天文》……”
康熙“大方”地摆摆手:“这书100两银子也不卖。这是你们四阿哥要编写的,给八旗学院做课本的。你们将来都会有。”
课本!徐乾学着急:“皇上,自从先皇时期大清天文家和西洋家大辩论,这些年是一直潜心研究,力求哪一天一雪前耻。皇上,这课本……”您不能光给八旗学院啊。
徐乾学会说话,说大清天文家,那明明是江南数学天文世家不服气先皇重用西洋人。
康熙一眯眼,乐呵。
陈廷敬谄媚地笑:“皇上,这钦天监的监正是西洋人南怀仁,南怀仁有真本事,臣等也服气。可下面的年轻读书人不知道啊。大清的学子们都求学若渴,您看……”
“哎呀,说起来这个事情,朕也是头疼。顾炎武老先生在江南发起朴素治学,扬州苏州杭州几大书院的学子们都潜心做学问,金文考古的、天文地理的,什么都学,不以八股科举为要,朕欣慰,也头疼啊。这些学子们都人品好,文章好,可他们不会八股考试啊。”康熙满脸的苦恼和心疼,望着下面的大臣等着谁出主意。
大臣们傻眼:皇上您要做什么?您要改革八股考试不成?
但见康熙摸着胡子,轻叹一声,一身惋惜无以表达:“朕知道这是难办。可眼看着人才流落民间,朕最是心痛。上次你们四阿哥见到彭鹏,就那个莆田的彭鹏,就骂了,说什么,真正学问好的,一辈子考不中科举,考中的,大多是书呆子一心颜如玉千倾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