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老板想了想,说道,“我听良义说,之前林公是陪您的同窗去府州参加院试的,我昨日是听了榜才过来的,林公不想知道您的同窗有没有通过吗?”
汪老板又接着诚恳的说,“我家便是做这个生意的,这川墨花费不了多少,只是汪某的一片心意罢了。”
林青峰无奈的笑道,“汪老板真是太过热情了,不过若是我的同窗没有通过院试,汪老板应该不会拿这个来打趣我吧。”
话是这么说着,林青峰也没有再拒绝汪老板的好意,面对他人诚恳的谢意,一味的拒绝,就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了。
见林青峰收下了这个匣子,汪老板也十分满意,林青峰和汪良平之间的人情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林青峰愿意收下这块川墨,他也安心多了。
汪老板哈哈一笑,回答说,“果真瞒不过林公,您的那位同窗,如今也是一名秀才了。”
有了汪良平和林青峰的这一层关系,之后之后去县衙签订房屋购买的契书时也顺利多了。一方面购买房屋的人是有功名在身的秀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汪老板在县衙登记时,特地多交的那部分“手续费”了。
除了房屋购买的契书,林青峰这趟还顺便将车马费也交了,领到了一块可以供骡车在城内通行的腰牌。
契书也签好了,尾款也交付了,拿到院子的钥匙之后,林青峰同汪老板在牙行门口道别,和林山一起去城西取了骡车。
他们早上过来时,在骡车上带了一部分砖瓦和黄泥,就是准备今日,拿到钥匙之后先将院子收拾一下,把这些修葺用的材料放到屋子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