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在行业内也是非常普遍的,最核心的技术掌握在几家公司手里,他们的产品附加值最高,有的产品甚至需要客户提前下订单才能得到,这样的公司自然就不会去制造那些小小的零部件,德鲁斯这样的小厂子就有了生存的空间。
小企业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吗?有,但是很难,基本上在本土是没有可能,一是资金问题,小公司的研发费用跟大公司根本无法相b,人家的研究所每年经费数千万,研究人员都是顶尖的专家,你怎麽b?
就算你小公司因为某些机缘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生产出了和对方相似的产品,可是市场进去了吗?
大众公司的发动机提供商和大众公司经过数十年的合作早已经到了“珠联璧合”的程度,要用你的产品那就得从头到尾重新磨合,这成本是多少?傻子才会用!
所以市场一旦被某种商品垄断,其他商品想要与对方争夺,那就要付出b对方多得多的代价,对於那些小公司来说这代价根本承受不起。
但是如果说双方同时进入到另外一个新的市场中,那形势就不同了,起码垄断市场这个条件没有了,剩下的就是b拼谁的产品好,谁能抓得住这个市场里消费者的心了。
沃尔夫跟父亲和祖父有些不同,他的父亲祖父都是技术型企业家,靠着勤劳的双手和独特的工艺建立了自己的企业,虽然不大,但自给自足就够了。
沃尔夫则不同,他虽然也是个工科生,可他更喜欢的还是企业管理,在他眼里父亲和祖父的那一套早已经过时,Ga0实业小富即安无异於针尖上跳舞,门槛低就会引来更多的竞争者。
在战後的这些年时间里,随着经济复苏,世界经济形势越来越好,老百姓手里的钞票也多了起来,有了钱就要消费,各种产业都快速崛起,这就让德国本土涌现出很多制造工厂,这些工厂规模不大,技术含量也不高,但本身小企业的技术就无法跟汽车行业相b,所以小制造厂成本优势就显现了出来。
这些小企业对於那些为汽车提供重要零部件的企业没什麽威胁,但对於德鲁斯的公司具有很大的威胁,因为这些制造厂一旦实现了技术的细微突破,很可能就会进入汽车行业和自己抢市场了,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一旦他们企业在管理上出现失误,很可能第二天就会其他企业所代替。
要想让自己家族的工厂可以在市场上站住脚跟,那必须要在同行业内拥有别人无法相b的技术,但这些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必须得有大量的金钱来支持,没有金钱,一切免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