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抢救民国 >
        特钢冶炼装置的制造有条不紊,而天津设计的第一台汽车发动机成品也被制造了出来,这件成品还很粗糙,很多细节还需要打磨,但是当时测X能不弱于世界一线时,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中国大陆第一台自主制造的汽车发动机在天津工业科技的实验室里诞生了,这是一件值得所有人庆贺的事情。

        “方兴,这台汽车发动机只是一个试验品,制造的还很粗糙,要想产业化,就要在JiNg细方面下些功夫,毕竟咱们这里的机床不是太全,很多零部件只能是临时拼凑,要想大规模生产,还需要有制造厂和您合作,而铸造厂的李子明曾对我说过,他的铸造厂准备要制造零部件,希望和我们合作开发,到时候可以找他,相信很快就会把你的成果投入到市场之中。”张教授说道。

        “张教授,你放心,李子明也找过我,我已经同意和他合作了,他现在正在筹备这件事,只要我们把生产线的图纸给他,他就会马上找人制造。”

        方兴知道李子明和张教授的关系,即使没有这层关系,李子明对于铸造厂的规划也符合他的利益,双方一拍即合。

        说到李子明,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在筹备着铸造厂的转制,很多事情都已经有了一些眉目,经过政府的评估,他为留在铸造厂的员工准备了百分之十的员工GU份,只要他们不辞职,按照厂里的各项规定行事,就会享受每年厂子的分红,退休后的养老金也从这百分之十的GU份中出。

        别看现在铸造厂职工的GU份没有多少,但随着厂子不断的发展,这百分之十的GU份会不断的增长,想象方兴前世的“美得”,巅峰是市值足有数百亿元,百分之一就价值数亿,每年的红利都多达数千万,到那时,员工们的收益就非常可观了。

        当然,很多员工是认识不到这一点的,而在他们去留的问题还有过一段小cHa曲,李子明掌控铸造厂后就直接把那些调皮捣蛋不愿意守规矩的员工给开了一批,这些人中一部分被上级管理部门分流到其他企业,一部分g脆提出了不要公职去当个T户,也算是适应时代的cHa0流了。

        &简之后铸造厂还剩下两百多名员工,现在李子明接手铸造厂后,这些员工们就要做出自己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抉择了,是否要跟着李子明去g?

        李子明自然希望这些听话的员工们跟着自己,又是召开大会又是单独谈话,最后还是有五十多名工人选择离开,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工人,在他们看来,即便现在铸造厂的收入不错,可是谁又说得准以后怎么样?万一哪天h了,他们如何生活?一份有安稳的工作才会让自己有安全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