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抢救民国 >
        孙子扬感叹了一声以後,回到了办公室,这个时候看到了办公桌上方兴派人送来的有关小作坊模式的文件,这与他正在实施的地摊经济政策不谋而合,他自然是同意了下来,并且派人开始安排一批有这个能力和想法的个T小商户尝试玩具制作,甚至g脆直接政府投资成立一个公司,专门提供这种小作坊需要的一切原材料,尽量把新区的小作坊都培养成义乌那样,具有强大的加工能力,能做到自产自销。

        地摊经济的问题就是赚不了什麽大钱,而且只依靠内循环最後只能形成内卷,其实从这几天的视察来看,他已经感觉到了内卷问题的严重X,不只是商品利益与价值越来越卷,甚至连随处都可以摆摊的场地都卷起来了。

        要知道地摊经济的小贩们,获得一切优势的前提是,“抢”到一个好位置。

        抢到一个好位置的方法有很多种,b如早起,用车子或者其他不易移动的大件物品占位,或者使用(隐X或者潜在的)“暴力”资源。

        第一种方式具有偶然X,因为总有b你早期的人,而後一种办法则会因为阻碍交通而受到限制。

        最後一种办法b较常用,但是成本或门槛较高。

        孙子扬访谈过一个早餐店老板,她的移动摊位正对着一个学校的侧门(周边是宿舍区),旁边是一个小区,她的小摊收益非常可观,在谈到这麽好的位置,为什麽没有人和她争时。她告诉孙子扬,一来这个位置一开始就是她占的,二来周边很多店铺都是自己的老乡,大家会互相照应。

        这个早餐店老板是幸运的,他们的老乡很早就出来打工,并且以相对团结的方式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使得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获得了相应的保障,这成为了他们的竞争优势。

        但是这种方式并不是没有代价的。他们组织起来,大多数时候作为一种潜在的暴力威胁发挥作用,当利益愈发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这种潜在的因素就必须显化,以作为力量的证明在周边的市场环境中得到展示,如此,才能够帮他们包括这个摊贩保留住这个位置以及相应的盈利机会。

        虽然这个摊贩并没有给孙子扬直接讲述关於该因素显化的故事,但是从新闻或者周边的一些摊贩的争执中,也可知在不规范的情况下暴力是必然的。

        从城市的整T布局来看,好的位置是稀缺的。在这些稀缺资源没有办法按照确定规则配置的情况下,或者制定的配置规则难以落地的情况下,必定会引发人们之间激烈竞争和博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