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朱棣在宫中没有自己的暗线是不可能的。

        本来就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朱允炆的削藩给了他理由。

        朱标身为嫡长子,可谓是名分早定,储位稳固,这是没有人与他争太子之位的一个关键原因。

        燕王朱棣身为老四,在嫡长子继承制度上根本不占据任何优势。

        即使在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英年早逝以后,如果朱元璋不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从其他儿子中挑选的话,也轮不到朱棣,因为他前面还有秦王、晋王两位兄长。

        朱棣虽然身为九大塞王之一,不过在洪武后期才因为屡获战功,才开始崭露头角锋芒毕露,甚至被朱元璋下令节制沿边军马。

        到了朱元璋在位的最后一年,随着晋王病逝,加之之前的太子和秦王病逝,朱棣才是成为“诸王之长”,是要实力有实力,要声望有声望。

        封建宗法制度的最基本原则,承袭顺序是:嫡子、嫡孙、嫡子同母弟、庶子、嫡孙同母弟、庶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笔趣阁;http://pck.tvgua.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