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临淮之东乡之后,父亲朱五四才最终决定将朱佛女嫁给大朱佛女十二岁的朋友李富之子三十多岁的李贞。
三十多岁,妥妥老牛吃嫩草。那个时代娶不起媳妇很正常,官府又不鼓励生育,也别乱扯什么四等人,纯粹是胡扯。
朱佛女性格温顺,孝心至上,未出嫁时在家侍奉父母非常周到,善解父母之意,很受父母喜爱。
出嫁之后,悉心帮助李贞经营家庭,生活俭朴,勤劳持家,任劳任怨,温柔贤惠,侍奉公婆恭谨孝顺,信奉佛教,好修善行,平时很少吃荤肉,夜晚则朝礼北极星,日以为常。是典型的孝女、贤妻与良母。婚后生活虽不富裕,但夫妻恩爱,清平的家庭充满了幸福。
朱雄英想到这里感到羡慕了,或许这才是他所认为的爱情的样子吧。
朱元璋幼时,亲戚都比较贫寒,惟有二姐家还能吃得饱饭,二姐朱佛女经常接济娘家,一直得到姐夫李贞支持。
朱元璋曾这样评价二姐和二姐夫:“昔者朕居元时,生理艰辛,皇考妣甚为忧戚。惟姊孝专心,尔能同之,既有资助,岁歉不荒。”
要是没李贞夫妇,或许朱元璋早就饿死街头了。
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距离李贞居住不远的濠州也燃起了战火,在皇觉寺当和尚的朱元璋也参加了郭子兴的起义队伍。
当时,李贞见乡里有人在广置田产,扩建府宅,不惜花费大量精力,想方设法聚敛财货,就叹息道:“此何时也,乃欲为富家翁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