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项家军,在军前设置“轻卒”,是受到了《六韬·突战》中“使我轻卒,合战而佯走”的启发。
秦军在进攻时,锐士们为了获得军功,往往在杀死敌军后,要抢割人头。
如果仅仅是砍到对方,继续往前冲,倒毙敌军的人头,就会落到身后锐士们手里,那样就无法计算军功,也获得不了田宅、爵位和女人。
所以,抢割人头是秦军锐士在战场上,有别于其他军队的标志动作。
这正是项羽所看中的机会。
项羽将这些“轻卒”,放置在弩箭手之后,待弩箭对射完毕,双方即将短兵相接之时,身后的轻卒,就要率先冲上前去,与秦军拼杀。
之所以说他们是“炮灰”,是因为他们大概率会被秦军锐士斩杀,最多也是多抵抗几个回合,幸运者能换回自己的老本。
但项羽给了他们一些选项,可以往敌军阵中猛冲,也可以往两边跑,但绝不准后退,后面的弩箭,随时可以射杀后退的“轻卒”。
这样的“轻卒”,明摆着是送给秦军吃的。只不过,如果秦军吃相太难看的话,马上就会遭来致命的攻击。
过多的“轻卒”倒下,锐士收获人头之际,秦军的前军阵型必乱,秦军的进攻路线必然受到干扰,楚军后面的“选卒”就可以对秦军展开猛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