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轩沉吟道:“兄长,我觉得,还是得立有军功才是,如是于社稷有功,宫里过往对咱们家的那些看法,也会慢慢改观。”
甄韶放下茶盅,沉声说道:“四弟那次实是可惜了,机会千载难逢,如是在江口一战立下功劳,也不会有今天。”
如果那天是他领镇海军,定不会让虏寇肆虐于江海之间,今日加官进爵的就是他,甄家之劫也会因此慢慢消解。
甄应嘉手捻胡须,目光现出期冀,说道:“现在就看晴儿去宁国府此行如何,能不能说服子玉,以军务紧要为名,上疏让二弟你夺情起复。”
陈汉综唐宋之典要,承前明之旧制,凡官吏在父母至亲亡故之后,都要闻丧举哀,并向朝廷及时报告,不然就是匿丧,其为不孝之不赦重罪,然后官员丁忧服丧,但一般而言,天子对于宠信之臣,都会在守孝三五个月后,夺情起复。
普通官员自然享受不到这个待遇,往往都是权重事繁、须臾难离的军政要员以及中枢重臣,但对一些文臣而言,因为道德舆论的自律和他律所致,反而上疏陈情,不愿夺情起复。
反而为时人交口而赞。
比如李守中,原为南京国子监祭酒,丁忧服丧三年,等守孝而毕,再想回去为官,国子监已经没有位置了,索性在家中教导族中子弟。
甄轩心头担忧,语气不确定说道:“兄长,贾子玉会同意吗?当初老太太在时,想让他照拂,他都不吐口。”
甄应嘉道:“只能说试试,这次带了溪儿过去,如是能完成母亲的遗愿,也算不虚此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