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行时空的清代,据李澄在道光二年《淮鹾备要》一书中如是记述:“闻父老言,数十年前淮商资本之充实者,以千万计,其次亦以数百万计。”
换句话说,扬州八大总商家财俱在千万级,无非是几千万的问题,这才是对盐商这个行业的基本尊重。
而贾珩先前向扬州八大总商追缴的是崇平元年至十五年的盐运司亏空账目,不是盐商的所有财货。
而十五年间,经过刘盛藻的不完全招供,八大盐商通过以新借旧,赊欠亏空两千万两,也就是刘盛藻在任两淮转运使期间,之前隆治年间的旧账,这都根本就没有稽核清查,恰恰隆治年间,大汉正当强盛,对两淮盐务的监察风气最为宽松。
换句话说,扬州八大盐商,除汪家这样的百年家族实力深不可测外,其余几家抄家之后的土地、不动产、商铺产业加起来,都在千万家财之数。
这可是人家三代人三四十年的努力,你一个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凭什么跟人家比?
所以,先前给人一种好像也不是太多的错觉,只是来自刘盛藻的口供粗略统计。
剩下四位盐商,虽然对填补亏空两千万两觉得肉痛,每家也就是还上四五百万两,几乎要抽干账面上的银子,但整体还没有到天塌下来的地步,故而,其实暗暗庆幸。
因为隆治年间盐运使郭绍年,依然逍遥法外,隆治朝疯狂侵吞盐利资产的陈年旧账,现在不好找了。
而贾珩的打算,这并非不查,后续查出来一笔,索要一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