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贾珩:秉矿利尽付别司之论者,祸国殃民,其心可诛! (10 / 15)

        众臣纷纷道谢起身,分列左右。

        崇平帝看向下方众臣,问道:「兵部,永宁伯领大军凯旋,叙功、升迁的告身都发下去了吗?」

        随着这些时日过去,兵部给一些将校叙功、升迁的批复也降下,相关晋爵的诏旨降了下来,因为是崇平帝叙功施恩,出于恩罚悉由上出的考量,贾珩只是将相关将校的功劳簿册报给军机处,同时为了避嫌,没有再理会。

        当然,在淮安府贾珩就有对将校奖赏抚恤,只是到了京城,反而低调起来。

        如蔡权迁转过果勇营参将,受封云骑尉的爵位,谢再义已调任果勇营同知,受封轻车都尉,如其他有功将校如原京营谢鲸,也迁转为耀武营参将,其他不同将校皆有不同程度的封赏。

        大汉有着一整套、成体系的爵禄体制。

        就在这时,兵部侍郎施杰,手持象牙玉笏,出班奏道:「圣上,武选清吏司经考察、复核,已将策勋晋升相关有功将校的公文下发军中,此外对在中原之战,南河抗洪,殁于王事的将校眷属下发抚恤钱粮。」

        崇平帝点了点头,说道:「京营迅速平定中原,又马不停蹄前去抗洪,不辞辛劳,对相关有功将校的赏赐,不可慢待了。」

        下方众臣静静听着,封赏的事儿都有过了,这些就该掀篇了。然在这时,贾珩开口道:「臣贾珩,有本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