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曾在江左之地为布政使的阁臣,比谁都知道江淮之地的地貌特点。就在这时,一个长随隔着帘子在厅中唤道:「大人,永宁伯已到了萧县县衙。」

        「准备马车,待本官更衣,这就前往县衙。「赵默也没有什么谁迎不迎的问题,放下手中的书,说话间,就去换着官服。

        萧县县衙中,贾珩坐在大堂条案后,手中拿着一份图册,正是黄河在河南之地的流经水域图。

        黄河开封至徐州段,目前危险之地其实也就三处,一是开封,这都不用说,地上悬河。其二,就是归德府,其三就是萧县,虽将河堤都修缮好,但天灾面前,究竟能起多少作用,谁也说不了。

        万一溃堤决口,就需要及时做好泄洪保住大城。

        见贾珩愁眉不展,关守方道:「大人无须忧虑,今年河水虽然丰沛,但如今河堤均已加固,应该不会有什么差池。」

        贾珩放下手中舆图册子,目光深深,说道:「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看天意。」

        不远处坐着的徐开,看着那少年,心头复杂。

        这半个月,他都看在眼底,这位永宁伯吃住都在大堤,不停召见京营军将,鼓舞着军心士气,甚至亲自陪着士卒担土抬石,连续干了好几天。

        虽然此举有摆弄手腕之嫌,但能有这番率先垂范,身先士卒的表现,堪具大汉之军机辅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