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想就此问问贾珩的用意。

        王夫人闻言,面sE虽不在意,其实支棱着耳朵听着。

        贾珩沉Y片刻,说道:“老爷去通政司还b工部要好很多,工部事务繁多,虽油水丰厚,可那都是官帑,而咱们家并不缺这些银子,再说老爷在工部衙门一直待着,也需得其他衙门磨勘转任,以後仕途才能平顺许多。”

        凤姐笑道:“老祖宗,那些监造皇陵的官儿,往往出身小门小户,寒窗苦读那麽多年,一朝得了势,可不就大捞特捞?现在好了,为了那麽点儿银子,做下错事,反而丢了身家X命,老太太您说何苦来哉?”

        贾母点了点头,说道:“凤丫头说的是这个理儿,咱们虽是中等人家,但也不缺那万儿八千两银子等着去养家餬口。”

        薛姨妈笑道:“老太太这话说的,如是老太太都是中等人家,我们都是小门小户了。”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

        贾母又问道:“珩哥儿最近在督办的案子,现在是怎麽说的?”

        “那些官吏,现在都被关押在诏狱中,老爷这些年不贪不占,两袖清风,也算正得其时了。”贾珩点了点头,叙道:“至於工部一司郎中,位卑事繁,忙於案牍,未必如通政司这等九卿清贵部衙的副手清闲,通政司上传下达,老爷在其间也能多结交一些同僚,了解诸省民政,开阔眼界,都是好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