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就不用藏着掖着了。

        直到此刻,韩珲目光深凝,霍然明白过来眼前少年的意思。

        原来是为着贾政调任通政司右通政而奔走。

        通政司右通政,这的确是好位置,从四品,而且相比于六部衙门,不起眼,这一下子就升了两级。

        因为在京京官,一旦升入五品郎中,就已到了底,不是在寺监转任,就是外放或为知府,或为藩司参议、参政,后者较为常见,也算是正常迁转。

        事实上,据后世统计,有明一代,郎中转为布政司参议(383例),按察副使(309例),布政司参政(304例),按察佥事(158例),知府(1例),六部侍郎(53例),布政使(37例),太常少卿(52例),通政司通政(24例),其他不再列举。

        这些既有升一级,又有升两级,还有升三级的。

        如秦业这样在工部一司郎中任上扎根十几年,动弹不得,反而是不正常现象。

        而贾政员外郎的迁转,则多是外任按察佥事(310例),布政司参议(129例),郎中(例),按察副使(34例),布政司参政(30例),光禄少卿(5例),其他官(69例)。

        这里面同样有的升一级,也有升两级,三级,虽然少,也不是没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