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众人,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翰林出身。

        如今的内阁,除却首辅杨国昌不是翰林出身,内阁所有的大学士,无不在翰林院磨勘过。

        崇平帝看着汇总的名目奏疏,冷峻目光在几人名字上流连往返着,在下方屏住呼吸、期待已极的百官心情中,抬起头来,落在贾珩脸上,问着:“贾卿可有良言?”

        此言一出,朝堂哗然。

        这是选内阁阁臣,岂能问计于一黄口孺子?

        南安郡王眉头紧锁,对天子这种宠信,心底也生出几分嫉妒。

        这时,左副都御史彭晔,终于再也忍不住,沉声道:“圣上,廷推阁臣,自有章法典制,岂容武勋置喙,以乱文武之序。”

        这些人,让尔等在此听着,已是皇恩浩荡,还敢说话,配吗?

        崇平帝看了一眼左副都御史彭晔,面色澹澹,说道:“贾子玉为军机大臣,虽不可举荐人选,但也可建言一二,拾遗补缺,朕广开言路,彭卿以为不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