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昆想了想,道:“边军粮米采购,还当往巴蜀之地采购,日费靡繁,只怕这些银子难以济事。”
杨思弘听着二人的谈话,低声道:“父亲,如以晋商复行开中法,贾盐引输粟米于九边,或可两难自解。”
杨国昌深深看了一眼杨思弘,沉声道:“为父革盐法之弊,原有此意。”
杨思弘迟疑了下,终究说道:“父亲,晋商商会李家提出,如朝廷贵粮乏银,可以两淮、两浙、长芦、河东四地盐场之纲盐盐引,由晋商商会统购代销,如朝廷急需用银,晋商八大票号也可每年向朝廷放银三百二十万两,完足盐课,户部再拨付晋商商会两百二十万两,由其采购粮米、骡马,这样朝廷不费一两一米,白得一百万两,就可输粮九边。”
杨国昌闻言,眉头紧皱,一时沉吟不语。
见自家父亲沉默,杨思弘也不催促,静静等待着。
而一旁的齐昆,脸色晦暗闪烁,心头已是掀起惊涛骇浪。
这晋商要做大汉朝廷的盐商?
真是好大的胃口,只是晋商竟有这般大的财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