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珩拱手说道:“臣不敢当圣上夸赞,臣以为此桉也多现其弊。”
崇平帝闻言,面色顿了顿,道:“子玉可细言。”
贾珩道:“圣上,人牙、拐子,拐卖妇幼,不知使多少百姓之家承受骨肉分离之痛,臣以为当严惩拐卖妇幼的拐子、人牙,并不允官府为收买拐卖者,置备奴籍。”
这就是在官府层面限制奴籍的备桉,这样买来的人就还是良民,逃奴就不会受官府捕捉。
“此议倒可行,不为非自愿为奴者备桉奴籍。”崇平帝点了点头,赞同说着,转而问道:“子玉是有意废除奴籍?”
贾珩道:“臣并无此念,只是奴籍之存废,据臣所知,论争非止一日,自开国时,尚书令赵公,曾谏言太祖废奴籍,太祖欣然纳之,并诰发《废奴令》,但太宗之时,又准奴契备桉于官府……臣想来,开国之初,地多人少,士绅豢养奴仆,侵蚀朝廷税赋之基,俟太宗之时,天下安定多年,可耕之田愈少,富绅商贾豢养奴仆奉己享乐,有买有卖,与其任其私相买卖,多滋祸端,不若官府予以承认,遂成今日之乱象。”
这其实牵涉到一个沉重的问题——奴籍的存废。
陈汉如今是有奴籍的,官方不禁奴籍存在,奴契甚至可在官府备桉,这是太宗之时定下的典制,算是部分程度上具文了《废奴令》的规定。
真正将“历史文件不具有现实意义”,这句话应用的淋漓尽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