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没想到这位兵部尚书竟是主动提起,若由其推动此事,那几乎成了九成。

        李瓒言辞铿锵道:“太祖之时,曾於正月初一,安顺门五次校阅京营兵马,而太宗年间,也有三次,彼时,我大汉武运昌隆,追亡逐北,自隆治十五年後,阅兵扬武之事渐罢,及至隆治二十七年以後,国家武事倾颓,於北疆一蹶不振,值此北虏肆nVe,万马齐喑,当以慷慨之士,鹰扬武事,激励将校,力挽边事之危局!”

        此言一出,身後几位武将,脸上都有喜sE流露而出。

        大致就是……好,支持,威武,有希望了。

        贾珩闻言,心头一动,若有所悟。

        这位兵部尚书要前往北方督师,严格来说,至此之後,已不仅是单纯的宰辅文臣,而是如孙传庭那样的擎天之臣。

        立场自不能完全坐在只会在後方袖手空谈的文官一方,多被文官掣肘。

        其人想要上位首辅,名载青史,那麽就需要在北方做出一番功绩来,重视武事,自是来自利益的自动选择。

        贾珩思量透其中关节,暗道,文臣对首辅之位的向往,真是烙印在骨子里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