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贾珩见陈国弊,条陈方略之前,就已身体力行,在崇平帝眼中愈见性情朴拙,脚踏实地。
贾珩道:“草民方才所言,边事之难,唯在三患之首要,圣上欲治平天下,草民愿略输薄才,以济边事。”
他打算写一道策疏——《平虏策》。
这道策疏,需要大量的材料支撑,只有此策一出,才算彻底奠定闻达于天子的政治目标。
事实上,很多人都会以为策疏,都要长篇大论,或还以为君臣奏对也要长篇大论,但实际的情况,君臣奏对往往都是字斟句酌,少说多思。
为何?
因为一来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二来,只有面对的是什么都不懂的人,才需要给他从概念、定义说起。
而同一认知层次的对话,往往是简明扼要的,说得多,反而分散了对关键问题的注意力。
方才他在提及大汉三患,每一个都能延伸出许多东西,但没有必要,因为崇平帝比他更清楚,此为心腹之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