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珩心中虽然无语,但也无可奈何。

        主要还是他没有名气所致,想来这一本过後,见到销量,再出新书,就有议价之权了。

        当然,单论起来,二百四十两也算不少了,若在中等人家,也足够支应一年了。

        据他所知,这时代出版业已经是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官刻、私刻就不需多说,坊刻已然十分发达,像翰墨斋这种集产销一T的书商,都有自己的作坊,他们的印刷成本几乎微乎其微。

        所需工费,皆在雕版刻印。

        当然,贾珩不知,以嘉靖年间出版的《豫章罗先生文集》为例,凡刻八十三片板,上下两帙,共一百六十一页,刻工酬劳是二十四两银子。

        再以汲古阁雕刻为例,每百字需银三分五厘,可以说,雕版刻印也是成本低廉。

        而书偏偏定价又极贵,一部都是三五两,尤其是通俗读物,更是畅销。

        在贾珩前世的出版历史上,清人金缨《格言联璧》曾言:“卖古书不如卖时文,印时文不如印小说。”

        就可窥见通俗小说之风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